美国音乐之旅,立减300刀!
首页>餐饮>纽约的食色光影

纽约的食色光影

09/25/2012 17:35 发布 类别:餐饮  |  浏览(2535) 收藏文章

从寓所出门右转,步行五分钟到曼哈顿三十四街和三马路的交汇处,东南角有几个大红顶棚连成一排,就是纽约颇具特色的小型连锁餐厅“Cinema”。夏天刚到就在外面满满地支起桌椅,把临街的一片都挤得密密实实,远远就闻到一片鼎沸的人声,颇有几分门庭若市的派头。小店铺面并不考究,只把东面墙壁刷白修平,藉此充当银幕,再辟出一小旮旯安了架投影机,营业期间兼放电影,真正坐实了“Cinema”的名头。


“Cinema”的电影总是在换,有些是奥斯卡的经典,有些只是不见经传的小片,墙幕虽然简陋,有一片一片上了年头的黄灰色块,但那累累斑痕却于不经意间成其特色,造足了怀旧的氛围。随便瞄两眼活动的老照片,眼前的一盘酒炝青蛤也浸满了郝思嘉和白璧德的生死怨情。


食、色,性也。饮食是人的本性,哪一部电影里的人都离不了吃喝,因此银幕总是和食物结缘。那平凡世界里的一条瓜、一朵椒、一棵葱,在摄影灯的光线下变幻了色彩、亮丽了光泽,再映照电影的意境和人物的心情,毫无生机的瓜果也成了殷殷切切的鲜活,将食物的魅力发挥到极致。有了食物,再枯燥的日子都变得活色生香,再乏味的人都变得温情脉脉。即便木讷如阿甘,单凭一句“生活就像一块巧克力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是什么(Life is like a chocolate,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)”,就让人一下子对这个呆头呆脑的小伙子产生好感。


越来越多的导演和摄影师迷恋食物带来的生活隐喻。《浓情巧克力》为甜点赋予爱情的韵律,舌尖缠绕不去的都是苦涩粘腻的浓情蜜意;《今晚大件事》从一份普通简单的意大利面入手,一盘子盛出满满的兄弟情谊;《女招待》把一块仅可果腹的皮萨饼描绘得轻松明快,且有说不出的芳香甜美,融会了一切积极向上的励志因素。《型男大主厨》里的食物变化多端,生辣劲爆,一把菜刀划开权力和人性的本质;《芭比特的盛宴》铺陈的食物洋洋洒洒,对压抑已久的人性来了个痛快的释放。


选择了什么样的食物,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。安妮.海瑟薇为穿Prada的女魔头买早餐,每天端着热气腾腾的咖啡和速食袋穿梭在都市车水马龙中,那些伴着主人喘息的速食凸现出都市如影随形的厚重压力。曼哈顿上班族很少从容坐下吃早餐,他们习惯于在上班途中吃个面包圈夹馅,或到办公室吃个苹果,厨房里不会有超过一星期的储备,因为午餐和晚餐都用外卖解决。千篇一律的Deli速食纸袋如同七年之痒的恋人,让他们又爱又恨,然而离开了便无法生存。一位纽约女厨师以曼哈顿式的完美苛刻来对待食物,她以一种常人难及的精确度,极有效率地操控整个厨房,从容地为上百道佳肴调味,从准备精致的原材料、调味品,到煨、炖、煮、炸,由她经手做出的每一道菜都经过了周详的计划,她每天晚上午夜时分准时入睡,黎明就要起床,因为她要起早去鱼市挑选新鲜的做菜用料。她手下的食物精确而呆板,像玻璃橱窗里漂亮的木头娃娃。因此尽管她身为名厨,其得意之作却激不起外甥女的丝毫兴趣。直到一名活泼的男子出现,让她扔掉了那些充满刻度的食谱,她厨房里的瓜果顿时流淌出迷人的光泽,洋溢着饱满的生机与激情。她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对待食物的方式,也改变了对待生活的方式。


“Cinema”桌上的菜色不如墙上的电影那么多变,倒是免费奉送自烤点心,每次去花色都不一样,有时是牛角酥皮,有时是英式muffin,还有一次是普通小圆面包夹蓝莓,轻甜不腻。令人进门之前就怀有一种隐隐的期待,恰如那墙上郝思嘉斑驳的微笑。(转自新浪博客王一舒)

网友评论 (0条)

  • 0条记录 当前第1/0页 
评论网友 匿名网友2024-03-29 16-11-12
阿拉斯加极光,低至7.9折!
关于纽约资讯网 | 友情链接 | 客户服务 | 相关法律 | 成都途风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拥有最终解释权 蜀ICP备10200285号-3